當前位置:朵朵花卉網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秋水仙的食療或藥用價值
手機版

秋水仙的食療或藥用價值

來源:朵朵花卉網 閱讀:1.54W 次
秋水仙的食療或藥用價值

藥用價值

性狀特徵
在秋水仙花及球莖內有多種毒性極強的生物鹼,主要有石蒜鹼、雪花蓮胺鹼及秋水仙鹼(又稱秋水仙素)等,口服6毫克秋水仙鹼即可致人死亡。秋水仙鹼在臨牀上主要用於乳腺癌、肺癌、胃癌、皮膚癌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此外還可用於緩解痛風的急性發作。秋水仙鹼的毒副作用較大,急性中毒後常見症狀爲劇烈腹痛、腹瀉、噁心、嘔吐,嚴重者可致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慢性毒性反應主要表現爲對骨髓造血的直接抑制作用,易引起粒細胞缺乏、再生障礙性貧血等。我國民間常用秋水仙的花及球莖治療坐骨神經痛和關節炎等,但因劑量難以掌握,故服用此藥中毒者屢見不鮮,故應加強宣傳教育,預防誤食、濫用。秋水仙鹼在人體內由於水解作用代謝很快,排泄也很快,因此只要急救措施得當,急性中毒症狀可迅速緩解。


毒理研究

秋水仙鹼是用於治療痛風和牛皮癬的常用抗炎藥。動物實驗顯示,該藥能抑制肝臟的纖維化進程,但人體試驗的結果卻不顯著,也未曾有研究討論過秋水仙鹼在預防HCC和影響病程進展方面的研究。墨西哥的研究人員完成了爲期3年的研究,在對186名因感染肝炎病毒而發生肝纖維化的患者病史資料進行分析後發現,在服用秋水仙鹼治療的患者中,只有9%的人在隨訪3年後進展爲HCC,該比例在未用秋水仙鹼治療的患者中爲29%。此外,前組患者發生HCC的時間要明顯晚於後者(秋水仙鹼可將肝硬化後進展爲HCC的時間平均延緩72月),前者的平均生存時間也較後者長。研究人員指出,秋水仙鹼所具有的預防HCC作用是獨立於年齡、血小板計數、α-FP和轉氨酶水平的。


秋水仙素能抑制有絲分裂,破壞紡錘體,使染色體停滯在分裂中期。這種由秋水仙素引起的不正常分裂,稱爲秋水仙素有絲分裂(C-mitosis)。在這樣的有絲分裂中,染色體雖然縱裂,但細胞不分裂,不能形成兩個子細胞,因而使染色體加倍。自1937年美國學者布萊克斯利(eslee)等,用秋水仙素加倍曼陀羅等植物的染色體數獲得成功以後,秋水仙素就被廣泛應用於細胞學、遺傳學的研究和植物育種的工作中。


症狀:喉嚨灼熱,腹瀉,心臟血管崩潰,狂語,感覺障礙,驚厥,肌肉無力,呼吸困難,甚至與砒霜中毒相似,中毒者50%死亡,發作時間:2-6小時,死亡在2-3天內出現,中毒者到死保持清醒。

解毒:活性碳治療,洗胃。
注意:可藥用;與大蒜相似;可溶解於牛奶,也就是說牛奶不能稀釋;山羊可以免疫。

藥用毒性
蒐集者常將秋水仙誤當作可食用的熊蔥,因爲兩者未開花時外形十分相似,開花後秋水仙花朵的外形又極似番紅花。但是,秋水仙全株含有劇毒的生物鹼秋水仙素,其中以球莖含量最高,因此有致命危險。秋水仙可用於治療痛風,但其治療指數很低。秋水仙素的中毒症狀與砷中毒症狀有些類似,而且沒有解毒劑。秋水仙素常用於誘導植物細胞發生多倍性。

應用
十九世紀時就開始應用秋水仙鹼治療坐骨神經痛和關節炎等,後來又發現它對乳腺癌、宮頸癌、急性淋巴細胞的白血病都有一定的療效。另外,秋水仙素(從秋水仙球莖中提取),能誘導單倍體植株的染色體加倍(加倍濃度大約爲0.1~1%)形成多倍體,對培育花卉和農作物新品種,提高農作物產量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2011年,英國科學家用秋水仙開發可剿滅實體瘤的新藥。
本文鏈接:https://www.ddhhw.com/yanghuazhishi/zhiwu/191224.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朵朵花卉網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