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朵朵花卉網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蘇鐵的文化背景
手機版

蘇鐵的文化背景

來源:朵朵花卉網 閱讀:1.73W 次
蘇鐵的文化背景
植物化石
蘇鐵科植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種子植物,曾與恐龍同時稱霸地球,被地質學家譽爲“植物活化石”。它起源於古生代的二疊紀,於中生代的三疊紀(距今2.25億年)開始繁盛,侏羅紀(距今1.9億年)進入最盛期,幾乎遍佈整個地球,至白堊紀(距今1.36億年)時期,由於被子植物開始繁盛,才逐漸走向衰落。到第四紀(距今250萬年)冰川來臨,北方寒流南侵,蘇鐵科植物大量滅絕,但由於青藏高原、秦嶺等的阻隔,在四川、雲南等地有部分蘇鐵科植物倖免於難。

附錄
蘇鐵又名鳳尾蕉、避火蕉、金代、鐵樹等,在民間,“鐵樹”這一名稱用得較多,一說是因其木質密度大,入水即沉,沉重如鐵而得名;另一說因其生長需要大量鐵元素,即使是衰敗垂死的蘇鐵,只要用鐵釘釘入其主幹內,就可起死回生,重複生機,故而名之。
其實,蘇鐵不只是一個種,而是一個大類羣,人們常稱之爲蘇鐵科植物或蘇鐵類植物,在植物學上,它屬於種子植物門、裸子植物亞門、蘇鐵綱、蘇鐵目植物。
蘇鐵科植物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曾與恐龍同時稱霸地球,被地質學家譽爲“植物活化石”。它起源於古生代的二疊紀,於中生代的三疊紀(距今2.25億年)開始繁盛,侏羅紀(距今1.9億年)進入最盛期,幾乎遍佈整個地球,至白堊紀(距今1.36億年)時期,由於被子植物開始繁盛,才逐漸走向衰落。到第四紀(距今250萬年)冰川來臨,北方寒流南侵,蘇鐵科植物大量滅絕,但由於青藏高原、秦嶺等的阻隔,在四川、雲南等地有部分蘇鐵科植物倖免於難。今天,蘇鐵科植物共保存約10屬110種,主要分佈在南北半球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我國野生的有1屬(蘇鐵屬)約10種,分佈於雲南、廣東、福建、臺灣、貴州、湖南、海南等地。
蘇鐵樹幹髓心含澱粉,可食用,又可作釀酒的原料,能提高出酒率;葉爲羽毛狀,向四周伸展,如孔雀開屏,極富觀賞性,西雙版納有的少數民族採其嫩葉作蔬菜;種子大小如鴿卵,略呈扁圓形,金黃色,有光澤,少則幾十粒,多則上百粒,圓環形簇生於樹頂,十分美觀,有人稱之爲“孔雀抱蛋”,在貴州,有的農民將其剝皮後與豬腳一同燉吃。
俗話說“鐵樹開花,啞巴說話”,“千年鐵樹開了花”或“鐵樹開花馬長角”,比喻事物的漫長和艱難,甚至根本不可能出現。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尤其是在熱帶地區,20年以上的蘇鐵幾乎年年都可以開"花"。蘇鐵雌雄異株,花形各異,花期6~8月,雄球花長橢圓形,挺立於青綠的羽葉之中,黃褐色的"花球",內含昂然生機,外溢虎虎生氣,傲岸而莊嚴;雌球花扁圓形,淺黃色,緊貼於莖頂,如淡泊寧靜的處女,安詳而柔順地接受熱帶、亞熱帶陽光的照射。
其實鐵樹是裸子植物,只有根,莖,葉和種子,沒有花這一生殖器官,所以,鐵樹的花,是它的種子.
雲南植物園內有三株巨大的鐵樹,一雄兩雌,於上個世紀80年代末從野外引種而來,是雲南省迄今爲止發現的最古老的鐵樹,樹齡近千年,被廣大中外遊人譽爲“鐵樹王”,堪稱稀世之寶。它們的學名叫篦齒蘇鐵inata Griff,目前,這種植物已瀕臨滅絕,被國家定爲二級保護植物。
本文鏈接:https://www.ddhhw.com/yanghuazhishi/zhiwu/202930.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朵朵花卉網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