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朵朵花卉網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梅花的食療或藥用價值
手機版

梅花的食療或藥用價值

來源:朵朵花卉網 閱讀:2.37W 次
梅花的食療或藥用價值
食用價值
梅子生食,可生津止渴,也可製成話梅、梅乾等各式蜜餞和梅醬、梅膏等物。梅花果爲核果,味酸,可食用,可用來做梅乾、梅醬、話梅、酸梅湯、梅酒等,亦可入藥。梅花酒在日本和韓國廣受歡迎。其味甘甜,有順氣的功能,是優良的果酒。話梅在中國是很受歡迎的食品。話梅是將梅子與糖、鹽、甘草在一起醃製後曬乾而成的。話梅還可以用來做成話梅糖等食品。
梅是我國特有的傳統花果,已有3000多年的應用歷史。《書經》雲:《若作和羹,爾唯鹽梅。"《禮記·內則》載:“桃諸梅諸卵鹽”。《詩經·周南》雲:"縹有梅,其實七兮!"在《秦風·終南》、《陳風·墓門》、曹風·鸕鳩》等詩篇中,也都提到梅。上述古書的記載說明,古時梅子是代酪作爲調味品的,系祭祀、烹調和饋贈等不可或缺東西至少在2500年前的春秋時代,就已開始引種馴化野梅使之成爲家梅---果梅。
1975年,我國考古人員在安陽殷墟商代銅鼎中發現了梅核,這說明早在3200年前,梅已用作食品。

藥用價值
《神農本草經》首先指出梅的藥用價值:“梅實味酸平,主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止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蝕惡肉。”梅果因加工方法不同,成品有白梅、烏梅之分。後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即記載了這種加工方法。作白梅法:“梅子酸,核初成時摘取,夜以鹽汁漬之,晝則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曝,便成矣。”作烏梅法:“亦以梅子核初成時摘取,籠盛,於突上薰之,令幹即成矣。”明代著名藥物學家李時珍認爲:烏梅能“斂肺澀腸,止久嗽瀉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腫涌痰,殺蟲,解魚毒、馬汗毒、硫黃毒。”白梅則“治中風驚癇,喉痹痰厥僵仆,牙關緊閉者,取梅肉揩擦牙齦,涎出即開。又治瀉痢煩渴,霍亂吐下,下血血崩。”
由此可見梅的藥用範圍很廣。近代醫學界研究表明,梅的花蕾能開胃散鬱,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末可治黃疸。果子入藥,具有解熱鎮咳、驅蟲止痢的功效;花、根入藥,能活血解毒,利肺化痰。烏梅肉具斂肺澀腸,殺蟲生津功能,並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霍亂弧菌等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梅花主含揮發油,苯甲醛、異丁香油酚、苯甲酸。烏梅主含檸檬酸、谷甾醇,成熟後含氫氰酸。
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傷寒、副傷寒、痢疾、結核等桿菌及皮膚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且能減少豚鼠蛋白質過敏性休克死亡的發生。

本文鏈接:https://www.ddhhw.com/yanghuazhishi/zhiwu/171458.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朵朵花卉網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