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朵朵花卉網 > 多肉植物 > 其他科屬 > 多肉植物家庭栽培-南非多肉的生理特性
手機版

多肉植物家庭栽培-南非多肉的生理特性

來源:朵朵花卉網 閱讀:3.9K 次

南非,地處非洲大陸南部,絕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草原類型氣候,夏季多雨,冬季乾燥。由於受印度洋暖流和大西洋寒流的影響,南非東海岸和西海岸的氣候差異非常明顯。東部溫暖、潮溼,而西部則比較乾旱。正因爲如此,東海岸的陸生植物種類明顯大於其他地區,其中我們比較熟悉的百合科瓦葦屬植物,(也稱12卷屬、獨尾草屬)和番杏科中的大部分種類就生長的南非東海岸。

對於多肉植物的的栽培,老薑的涉獵並不很深,主要研究方向也就是以上所述的兩種,雖然,對於原產墨西哥的龍舌蘭科植物姜某人也略有了解,但由於氣候環境等原因,從栽培研究角度來講龍舌蘭科植物是屬於另一個系統,所以暫時不在以下篇幅中探討。

南非的多肉植物種類有將近3000種,上述的兩個大屬最多佔了十之一二,文章之所以敢起如此海闊的名字,並不是因爲老薑夜郎自大,而是因爲有個前提——即家庭栽培。

家庭栽培是一種模糊概念的栽培形式,由於環境、條件的限制,在家庭環境裏不可能爲滿足不同種類植物生理需求上的微小區別而進行分門別類的管理,而只能根據相同產地的植物具有相對較大共性這一特點,進行相對統一的管理。比如冬種型多肉植物各品種間習性差別就不是很大,雖然品種繁多,真要認真起來,100種植物可以有100種養法,但是如果你裝傻充愣,當他們是一個品種,一樣的伺候,最後長的也不過如此。這也就是老薑所說的模糊栽培概念。這個概念的原則就是——充分利用可支配的空間,用最小的代價養好更多的植物。而也正是因爲有這樣模糊概念的思想指導,本篇大部頭才能夠得以成文。

一、家庭環境的定義及特點

所謂家庭栽培的定義不是說這塊地方是你家的就是家庭環境,(現在社會貧富差距這麼大,住500平方花園別墅和住廚房廁所一把抓的鴿子籠當然不能相提並論)爲了不引起不必要的爭論,杜絕一切不和諧因素。有必要先在這裏定義一下,我認爲的家庭環境是指:僅在居室內陽臺、窗臺、花架等簡易環境豢養,並在沒有人工藥物、激素等高科技手段干預下的業餘栽培。露天的庭院、露臺、小型溫室等不在此列,當然,局部利用簡易手段進行的加溫、加溼等應該屬於家庭環境範疇。

家庭環境的主要特點是:

1、以室內、非露天環境爲主,上部空間有遮蔽,很少有直射陽光,採光主要依靠散射光。(別以爲你拉把躺椅坐陽臺上曬太陽的行爲就是日光浴,透過雨棚和玻璃的光線只能稱作爲光線,而不能叫做陽光,或者你可以先到馬路上去感受一下)

2、晝夜溫差低於天氣預報的理論溫差,並且高溫不高,低溫不低,全天高低極限溫度均接近與當地當天的平均溫度。如果不是這樣,我只能認爲你住在涼亭裏。

3、空間較閉塞,空氣流通量及對流強度需依靠人工手段干涉,澆水後溼氣易聚集,但正常情況下空氣溼度變化不大,且全天平均值小於室外空氣溼度平均值。

4、家庭栽培養護實施者大多爲普通愛好者,非專業人士。不懂什麼叫激素水平、什麼是農藥的藥理作用、什麼叫植物的生理結構等等。當然,基礎的知識還是需要一點的,否則,把顆生石花養成長鼻王還沾沾自喜,那勢必是要影響到老薑這篇大部頭的普及效果的。

二、南非多肉植物的生理特性

南非東海岸由於地理位置特殊,環境氣候怪異,所以特產的多肉植物也很有個性。拋開特立獨行的不說,總的來講,這些植物喜涼厭熱,但又不能抵抗冰點。喜溼厭燥,但又不習慣積水。喜陽怕陰,但又不能過分暴曬。最後,最大的特點是,把以上三項融會貫通而後變本加厲地反其道而行之,它居然也照樣活的好好的。。。。。。當然,要到達這個程度也是有先決條件的,普遍情況下,在各位家裏,杯具事件應該是一直在發生。

1、瓦葦屬植物的生理特性

瓦葦植物是冬種型植物,南非當地5-8月的冬季,雨量充沛,正是生長的季節。既然是冬種型植物,那就說明此物種喜涼,但是南非畢竟是非洲,靠近赤道,地理位置決定它哪怕是冬季氣溫也不會太低,以南非開普敦爲例,當地冬季平均氣溫爲7度,而白天日光下一般會短暫上升到25度左右,晚上偶爾也有2-3度的極限低溫。不過總體來講,這個氣溫比我們南方城市的冬天好過多了。(同樣是帶個南字,爲什麼差別就這麼大呢,想起杭州冬天冰涼潮溼的被窩,六月天意淫中的老薑不禁寒戰連連。。。。。。)不公平的事情還有;每年11月-次年2月是南非的夏季,平均氣溫26度,由於地理環境影響,晚上經常有15度左右的低溫出現。這就是所謂的冬暖夏涼的風水寶地啊。對於我們廣大飽受南方氣候折磨的花友們,南非絕對是可以排進移民目的地首位的。

原產地的夏季,由於罕有降雨,所以大多數瓦葦植物處於保護性休眠狀態,極少有夏季生長的品種,除了少數高原性的稀有種外,其他品種大多會靠縮短身形,半截入土的形式來抵禦強烈的日照及水分的蒸發。不過幸好,由於晝夜溫差極大,而且海上的水汽也會經常侵蝕內地,所以在晚間會在植物表面凝聚成水珠,稍微滋潤一下乾涸的生命,這也就是爲什麼原生地的瓦葦能夠在夏季長期缺水的情況下延續生命的原因。

瓦葦屬植物屬於半陰生植物,當然,所謂的半陰生也是比較而言的,這裏所說的半陰生,並不是說要長期放在遮蔽的地方,而是接受光照的程度和時間。從原產地植物圖片上來看,裸露的岩石地帶,瓦葦植物的數量明顯很少,狀態也不十分飽滿,甚至可以用乾癟,焦枯等字眼來形容,(想象一下,西北地區農村裏80歲的老奶奶,你就會有一個比較直觀的印象)而林下,草叢中,瓦葦植物的數量及表觀相對就比較充裕,相信其中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日照。根據老薑累積的經驗及相關文獻參考,我認爲瓦葦植物適合每天3-4小時中等偏弱強度的日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半陰生。

既然是半陰生植物,那相對來說,其水分的需求也必須與之匹配。從邏輯上來分析,既然怕暴曬,那一定是怕水分的損失,所以水分的不間斷供應是必須的,而在非洲這樣晴熱少雨的地理環境下,註定了原產地不可能有常年充沛的雨量,這樣就需要植物具有水分儲備的能力,而具有水分儲備能力的同時,也說明了瓦葦植物同時也具有抗旱能力。而一般具有若干抗性的植物,一下子給他太多,反而會撐死。這是個共識,也算是這個論述過程中的公理,不需證明。由此,最終的結論就是,瓦葦需要水,但不需要經常大量的水。換成聽的懂的話——把水分供給分爲溼、潮、潤、幹四檔的話,那瓦葦應該適用“潤”。

瓦葦植物的儲水能力,以及原產地的土質關係(這是相對於原產墨西哥的仙人掌類植物來說的)造成了瓦葦具有粗大的肉質根系,而並非是仙人球之類的毛細根。肉質根系的需氧量會很大,不同於毛細根,肉質根的大部分作用是儲存及輸送養分,起了一個“管道”的作用,所以其表皮細胞略顯粗大、緊密,作用當然是爲了鞏固其物理形態,相當於強化“管道”作用的意思。但是這樣的組織往往新陳代謝緩慢,老去的細胞得不到及時補充。死細胞在缺氧的環境下,極易被厭氧菌作爲滋生的溫牀——這就是肉質根容易腐爛的原因。但是瓦葦的根系也並不完全不同於仙人球類的根系,他們有一個很杯具的共同點,就是滲透壓極低,也就是外界土壤的鹽分非常容易滲透進細胞組織,導致細胞脫水。醃肉鹽菜我們都會,一塊肥嘟嘟的鮮肉或者是白菜,撒上一把鹽,過個半小時就會流一地的水。螞蝗也是,碰到鹽就化水。這就是利用了滲透壓的原理。而瓦葦之類的根系滲透壓,可能只能和臥牛、螞蝗相比。這當然是和原產地缺水有關,較低的滲透壓可以讓外界有限的水分更加方便的被吸收。

多肉植物家庭栽培-南非多肉的生理特性

2、番杏科植物的生理特性

生石花和肉椎,也是南非東海岸的代表性多肉植物,區別於前面介紹的瓦葦屬,這兩個屬的植物大多生長在岩石裸露地帶,整日陽光暴曬,缺衣少食,每年只要有那麼幾毫米的降雨,就可以讓她們在繁殖季節歡樂地生兒育女。而一旦老天開眼,多撒了幾滴雨水,那往往會造成大批腐爛的嚴重後果,基本上,此類植物是屬於典型的不知好歹型,環境越惡劣(相對於大多數植物來講)長的越繁榮。

比較瓦葦,生石花和肉椎屬於全陽植物、有帶主根的半木質根系,需水量極低,(如大津繪等品種原產地年降雨量只有幾毫米)植物的抗性和抵禦外界侵蝕的能力強過瓦葦,特別是對於低溫的承受能力(大約可以經受短時零下5度的低溫)。

與瓦葦的共同點是,同屬冬種型、根系滲透壓也很低。

多肉植物家庭栽培-南非多肉的生理特性 第2張

本文鏈接:https://www.ddhhw.com/duorouzhiwu/keshu/30918.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朵朵花卉網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