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朵朵花卉網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谷精草的食療或藥用價值
手機版

谷精草的食療或藥用價值

來源:朵朵花卉網 閱讀:7.02K 次
谷精草的食療或藥用價值
藥用價值
【來源】爲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帶花莖的花序
【別名】戴星草,流星草,文星草、谷精珠、珍珠草、佛頂珠
【功效】祛風散熱,明目退翳。
【主治】治目翳,雀盲,頭痛,齒痛,喉痹,鼻衄。
【性味歸經】辛甘,涼。
①《本草拾遺》:“味甘,平。”
②《日華子本草》:“涼。”入肝、胃經。《本草經疏》:“入足厥陰、陽明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20克;或入丸、散。外用:燒存性研末撒。
【用藥忌宜】《得配本草》:“血虛病目者禁用。”
【藥物配伍】《本草述》:忌鐵。配密蒙花,明目退翳;配防風,疏風明目止癢;配龍膽草,疏風泄熱退翳;配石決明,清肝明目祛翳。
【別名】戴星草(《開寶本草》)、文星草、流星草(《綱目》)、移星草(《現代實用中藥》)、珍珠草(《江蘇植藥志》)、魚眼草(《陸川本草》)、天星草(《南寧市藥物志》)、佛頂珠、灌耳草(《四川中藥志》)。
【處方名】谷精草、谷精珠。
【商品名】谷精草:爲谷精草科1年生草本植物谷精草或賽谷精草的全草或花序。以花序大而緊密、乾燥、色灰白,花莖短、無雜質者爲佳。谷精珠:爲植物華南谷精草E. sexangulare L. 及毛谷精草rale R. Br.的頭狀花序。此非正品。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安徽、江蘇、浙江、臺灣、廣東、江西、湖南、湖北、貴州、雲南、陝西等地。主產江蘇、浙江。此外,湖北、安徽、江西等地。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8~9月採收,將花莖拔出,除去泥雜,曬乾。《本草圖經》:“谷精草,舊不載所出州土,今處處有之。春生於谷田中,葉杆俱青,根、花並白色,二月、三月內採花用。又有一種莖梗差長有節,根微赤,出秦、隴間。古方稀用,今口齒藥多使之。”
【拉丁名】藥材Flos Eriocauli;原植物Eriocaulon buergeria-num Koern.
【考證】出自《開寶本草藥》。

生藥材鑑定
爲帶花莖的頭狀花序。花序呈扁圓形,直徑4~5毫米;底部有鱗片狀淺黃色的總苞片,緊密排列呈盤狀;小花30~40朵,灰白色,排列甚密,表面附有白色的細粉;用手搓碎後,可見多數黑色小粒及灰綠色小形種子。花序下連一細長的花莖,長約15~18釐米,黃綠色,有光澤;質柔,不易折斷。臭無,味淡,久嚼則成團。以珠大而緊、灰白色,花莖短、黃綠色,無根、葉及雜質者爲佳。同屬植物賽谷精草 Eriocaulon sieboldtianum 及白珠谷精草 E. Nudicuspe Maxim.的帶花莖的頭狀花序亦同等入藥。頭狀花序較小,直徑2~4毫米,灰黃色,小花十幾朵,較疏鬆排列,花莖細而柔軟,有時帶有葉片。產於江蘇、浙江、四川等地。在廣東、廣西、福建等地,習慣使用華南谷精草 ngulare L. 及毛谷精草E. Australe R. Br. 的頭狀花序, 通稱“谷精珠”。
【中藥化學成分】內含谷精草素。

臨牀應用
1、風熱目赤腫痛、羞明、眼生翳膜。本品輕浮升散,善疏散頭面風熱、明目退翳,用治風熱上攻所致目赤腫痛、羞明多淚、 眼生翳膜者,可與荊芥、決明子、龍膽草等配伍,如谷精草湯(《審視瑤函》)。
2、風熱頭痛:取其疏散風熱而治風熱頭痛,常配薄荷、菊花、牛蒡子等藥用。

文獻論述
1、《新華本草綱要》:花序或全草:味辛、甘、性微溫。有明目退翳、止痛功能。用於結膜炎[3] 、咽喉腫痛、牙痛、感冒發熱、頭痛。
2、《開寶本草》:“主療喉痹,齒風痛及諸瘡疥。”
3、《本草綱目》:“谷精草體輕性浮,能上行陽明分野。凡治目中諸病,加而用之,甚良。明目退翳之功,似在菊花之上也。”
本文鏈接:https://www.ddhhw.com/yanghuazhishi/zhiwu/194573.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朵朵花卉網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