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朵朵花卉網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金銀花.的文化背景
手機版

金銀花.的文化背景

來源:朵朵花卉網 閱讀:2.06W 次
金銀花.的文化背景
發展歷史
《神農本草經》載:“金銀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化淤之功效,主治外感風熱、瘟病初起、瘡瘍疔毒、紅腫熱痛、便膿血”等。
《本草綱目》中詳細論述了金銀花具有“久服輕身、延年益壽”的功效。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國家衛生部對金銀花先後進行了化學分析,結果表明:金銀花含有多種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和化學成分,同時含有多種對人體有利的活性酶物質,具有抗衰老,防癌變,輕身健體的良好功效。
金銀花最早栽培記載見於宋代《蘇沈內翰良方》,其中稱:“可移根庭欄間,以備急。”許多地方縣誌也有記載,如清光緒二十二年《費縣誌》稱:“花有黃白故名金銀花,從前間有之,不過採以代茶,至嘉慶初,商旅販往他處,……不數年山角水湄栽植幾遍。”由此可知,金銀花有着悠久的栽培歷史。
1984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其確定爲35種名貴藥材之一,後來又被確定爲藥食兼用品種。金銀花葯用歷史悠久,早在3000年前,我們祖先就開始用它防治疾病,在《名醫別錄》中被列爲上品。

爭議
2014年8月12日,湖南省紀委預防腐敗室副主任陸羣在其新浪實名微博“御史在途”稱,國家藥典委把中國南方地區傳承上千年的“金銀花”更名爲“山銀花”後,給數以千萬計的百姓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陸羣指稱這不是表面上的一個學術問題,中間存在黑幕,爲此實名舉報國家食藥監總局。
食藥監總局直屬單位國家藥典委員會昨天在其官方網站掛出聲明,再次解釋:關於“金銀花”和“山銀花”的分類問題,聲明如下:“金銀花”作爲藥名首見於南宋的《履巉巖本草》。《中國藥典》自1963年版開始收載金銀花,1963年版《中國藥典》規定供藥用的金銀花植物來源只有一種,即忍冬科植物忍冬的乾燥花蕾。1977年版《中國藥典》在金銀花標準中增收了其他3個植物來源,分別是山銀花(華南忍冬)、紅腺忍冬和毛花柱忍冬。經查當年的藥典技術檔案,由於剛剛結束“文化大革命”,藥典工作屬恢復初期,新增的3個來源未能找到支持其收載入藥典的相關研究資料。
鑑於實踐中金銀花、山銀花葯材在藥用歷史、來源、性狀、化學成分等方面的差異,經過專業委員會審定,2005年版《中國藥典》將金銀花和山銀花分列進入藥典目錄。金銀花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乾燥花蕾。山銀花有4種,即“紅腺忍冬”“華南忍冬”“灰氈毛忍冬”“黃褐毛忍冬”。2005年版《中國藥典》頒佈後,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發文並通過多種形式要求實際使用金銀花或山銀花的企業應在處方中予以明確標示,以確保消費者在購買藥品時獲得準確的藥品信息。爲了引導種植者合理種植,一些產區媒體曾做了相關科普知識報道。
據河南一藥學專家介紹,金銀花和山銀花在藥性上沒多大區別。金銀花又稱“二花”,最早時,忍冬科的忍冬是金銀花主流品種,不存在分類。由於藥性相同,在國內,廣東、廣西、湖南等地也用忍冬科的山銀花、紅腺忍冬和毛花柱忍冬等作爲金銀花入藥,且使用廣泛。1977年,國家在制定藥典時,考慮到各地用藥的實際情況,承認金銀花包括了以上這4個品種。該專家認爲,其實這幾種植物來源在臨牀上有相似性,可以互相代替,比如清熱解毒,在效果方面,差異並沒有那麼大。
2005年,國家有關部門認爲忍冬科忍冬和其他幾種還是有差異,主要是在化學成分、藥理研究方面,所以在金銀花標準上只保留了忍冬科的忍冬,把其他3種歸入山銀花。金銀花的主要產地是山東沂蒙山、臨沂以及河南的封丘等地。
2014年11月初,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發佈消息,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中國藥典〉分列管理中藥材品種有關問題的覆函》中稱,各生產企業將處方中金銀花明確爲山銀花的,應將金銀花變更爲山銀花投料生產,並按要求進行備案說明。對此,陸羣公開表示,此次覆函對南方的“山銀花”來說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起碼現可以把“山銀花”用作處方備案,“原是把‘山銀花’趕出了市場,沒有合法的地位,雖名義上可以備案,但實際上是故意製造障礙不予備案。
2015年6月18日,新版中國藥典發佈:未將山銀花歸入金銀花。

本文鏈接:https://www.ddhhw.com/yanghuazhishi/zhiwu/172863.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朵朵花卉網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