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朵朵花卉網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葛花Pueraria lobata
手機版

葛花Pueraria lobata

來源:朵朵花卉網 閱讀:1.92W 次
葛花Pueraria lobata

葛花,爲豆科植物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的乾燥花。解酒醒脾。用圓形或略成扁腎形,長5~15mm,寬2~6mm,適宜飲酒過度,頭痛,頭昏,煩渴,胸膈飽脹,嘔吐酸水等傷及胃氣之症。爲豆科植物葛的花,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

葛花的介紹葛花,爲豆科植物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的乾燥花。解酒醒脾。用圓形或略成扁腎形,長5~15mm,寬2~6mm,適宜飲酒過度,頭痛,頭昏,煩渴,胸膈飽脹,嘔吐酸水等傷及胃氣之症。爲豆科植物葛的花,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葛花的形態特徵野葛
呈不規則的扁長2~3mm。萼片灰綠色,基部連合,先端5齒裂,裂片披針形,其中2齒合生,表面密被黃白色毛茸。基部有兩片批針鑽形的小苞片。花瓣5片等長,突出於萼外或被花萼包被,藍紫色,外部顏色較淺,呈淡紫色。氣微弱,味淡。
野葛多年生落葉藤本,長達10m。全株被黃褐色粗毛。塊根圓柱狀,肥厚,外皮灰黃色,內部粉質,纖維性很強。莖基部粗壯,上部多分枝。三出複葉;頂生小葉柄較長;葉片菱狀圓形,長5.5-19cm,寬4.5-18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有時淺裂,側生小葉較小,斜卵形,兩邊不等,背面蒼白色,有粉霜,兩面均被白色伏生短柔毛;托葉盾狀着生,卵狀長橢圓形,小托葉針狀。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花冠藍紫色或紫色;苞片狹線形,早落,小苞片卵形或披針形;萼鍾狀,長0.8-1cm,萼齒5,披針形,上面2齒合生,下面1齒較長;旗瓣近圓形或卵圓形,先端微凹,基部有兩短耳,翼辯狹橢圓形,較旗瓣短,常一邊的基部有耳,龍骨瓣較翼瓣稍長;雄蕊10,二體;子房線形,花柱彎曲。莢果線形,長6-9cm,寬7-10mm,密被黃褐色長硬毛。
種子
種子卵圓形,赤褐色,有光澤。花期4-8月,果期8-10月。甘葛藤藤本。根肥大。
莖枝被黃褐色短毛或雜有長硬毛。三出複葉,具長柄;托葉披針狀長橢圓形,有毛;小葉片菱狀卵形至寬卵形,有時3裂,長9-21cm,寬8-18cm,先端短漸尖,基部圖形。總狀花序腋生;小苞片卵形;花萼鍾狀,長1.2-1.5cm,萼齒5,披針形,較萼筒長,被黃色長硬毛;花冠紫色,長1.3-1.8cm。

野葛的莢果長橢圓形,扁平;長10-12cm,寬1-1。2cm,密被黃褐色長硬毛。種子腎形或圓形。
野葛的花期6-9月,果期8-10月。

花蕾形態
乾燥花蕾呈不規則的扁長圓形或略成扁腎形,長5~15毫米,寬2~6毫米,厚2~3毫米。萼片灰綠色,基部連合,先端5齒裂,裂片披針形,其中2齒合生,表面密被黃白色毛茸。基部有兩片披針鑽形的小苞片。
花瓣5片等長,突出於萼外或被花萼包被,藍紫色,外部顏色較淺,呈淡藍紫色或淡棕色。雄蕊10枚,其中9枚連合,雌蕊細長,微彎曲,外面被毛。氣微弱,味淡。以朵大、淡紫色、未開放者爲佳。


粗壯藤本,長可達8米,全體被黃色長硬毛,莖基部木質,有粗厚的塊狀根。

葛爲羽狀複葉具3小葉;托葉揹着,卵狀長圓形,具線條;小托葉線狀披針形,與小葉柄等長或較長;小葉三裂,偶爾全緣,頂生小葉寬卵形或斜卵形,長7-15(-19)釐米,寬5-12(-18)釐米,先端長漸尖,側生小葉斜卵形,稍小,上面被淡黃色、平伏的蔬柔毛。下面較密;小葉柄被黃揭色絨毛。

葛是總狀花序長15-30釐米,中部以上有頗密集的花;苞片線狀披針形至線形,遠比小苞片長,早落;小苞片卵形,長不及2毫米;花2-3朵聚生於花序軸的節上;花萼鐘形,長8-10毫米,被黃褐色柔毛,裂片披針形,漸尖,比萼管略長;花冠長10-12毫米,紫色,旗瓣倒卵形,基部有2耳及一黃色硬痂狀附屬體,具短瓣柄,翼瓣鐮狀,較龍骨瓣爲狹,基部有線形、向下的耳,龍骨瓣鐮狀長圓形,基部有極小、急尖的耳;對旗瓣的1枚雄蕊僅上部離生;子房線形,被毛。
葛的花期9-10月。

葛的莢果長橢圓形,長5-9釐米,寬8-11毫米,扁平,被褐色長硬毛。
葛的果期11-12月。葛花的生態習性葛花生於山地疏或密林中。生於山坡、路邊草叢中及較陰溼的地方。栽培或野生於山野灌叢和疏林中。葛花的栽培技術選地整地
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沙質壤上。在冬季深翻30~50釐米,使風化2~3個月,至第二年春季再耙平,作畦。

繁殖方法
種子繁殖
3~4月播種。種子用30~35℃清水浸泡24小時,取出晾乾表面水分,點播,按行株距50~60釐米挖淺窩,每窩播種4~5粒,再施入人畜糞水,最後蓋3~4釐米厚的細土。

壓條繁殖
當夏季生長繁茂時,選健壯枝條,用波狀或連續壓條法,將葛藤埋入土中使其生根。生根以後,施清淡人畜糞水,並勤除雜草,待次年早春末萌發以前,剪成單株,挖起栽種。栽前按行株距50釐米開穴,穴徑27釐米,深20釐米,填入堆肥,上蓋一層薄土,每穴1~2株,栽後填細上壓緊。

扦插繁殖
在早春未萌發前,選擇節短、生長1~2年的粗壯葛藤,每2-3個節剪成一段,每穴扦插2~3根,插條入土一端以成環狀或半環狀平臥穴中爲好,入土深度10~15釐米,蓋上壓緊,再蓋一層鬆土,上面一端留一個芽露出土面,插後及時噴水。

根頭繁殖
在冬季採挖時,切下10釐米左右長的根頭,直接栽種。

田間管理
出苗後需間苗,每穴留壯苗1~2株;苗高17釐米時應設立支柱或搭設棚架,以利藤蔓伸展;苗高170釐米左右時,應摘除項芽,促使分枝。每年中耕除草2~3次,每次中耕除草後都要追肥,追肥以磷鉀肥、廄肥爲佳。
葛花的病害防治蟲害防治
蟋蟀
用80%敵敵畏乳油2000倍液噴殺。

金龜子
用燈光誘殺或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噴葉面防治。
葛花的分佈區域葛花產中國南北各地,除新疆、青海及西藏外,分佈幾遍全國。
葛花在東南亞至澳大利亞亦有分佈。
葛花的食療或藥用價值化學成份
從野葛新鮮花中提得揮發油,其中性油中含1-辛烯-3-醇(1-octen-3-ol),丁香油酚(eugenol),芳樟醇(linalool),酸性油中得苯甲酸甲酯(methylbenzoate),丙酸甲酯(methylpropionate),異戊酸甲酯(methylisovalerate),正己酸甲酯(methylcaproate)。另外得尼泊爾鳶尾黃酮(irisolidonce),染料木素(genistein),大豆素(daidzein),槲皮素(quercetin),葛花甙(kakkalide),鷹嘴豆芽素(biochanin)A,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芒柄花甙(ononin),降紫香甙(sissotrin),又從中提得三萜皁甙:槐花二醇(sophoradiol),槐花皁甙(kaikasaponin)Ⅲ。此外,還分得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β-sitosterol-3-O-β-D-glucose)。從中國購買葛花中分離得葛花異黃酮,即6,4'-二羥基-7-甲氧基異黃酮(kakkatin)。

粉末特徵
顯微鑑別粉末特徵:
野葛花粉末灰棕藍色
①萼片上下表皮都着生非腺毛及腺毛,非腺毛單列,基部2個細胞小型,先端細胞細長,末端銳尖;腺毛多細胞頭,內含淺黃色內含物;上表皮細胞內側有含1個單棱晶的厚壁細胞。
②旗瓣上表皮細胞壁方形,呈乳突狀,外覆有厚(19-23μm)瘤狀角質層;中央部的上表皮細胞高19-26μm,下表皮細胞高18-24μm,寬8-14μm,表面有厚9-11μm的角質層。
③花粉粒,顯微鏡下P×E=(20.4-23.8)×(22.1-23.8)μm,掃描電鏡下長球形,P×E=(20-23)×(23-25)μm,表面網眼較小,點狀,孔狀,網眼內顆粒狀紋飾少。

粉葛花粉末發棕藍色
①旗瓣上面表皮細胞長方形,高34-49μm,寬10-18μm,細胞呈扁平突起,覆有4-6μm厚的角質層;中央部的下表皮細胞類方形,高19-26μm,寬9-14μm,表面有厚7-9μm的角質層,呈乳頭狀突起。
②花粉粒淡黃色,單粒,3孔溝,顯微鏡下,P×E=(20.4-23.8)×(20.4-27.2)μm,掃描電鏡下長球形,P×E=(21-23)×(13-25)μm,表面具網紋紋飾,網眼較大,多邊形,網眼內具多數明顯的顆粒狀紋飾。

功效作用
葛花茶有強效解酒,還具有清熱、解毒、護肝、養顏、補腎之作用。
在中醫領域裏就有“千杯不醉葛藤花”之說。總之,葛花在(神農本草經、醫藥大全、東醫寶典-難病篇、本草綱目均有記載。
葛花茶,有醒酒的功效。上班族們工作中難免有一些應酬,每天喝少量的酒對身體並無壞處,但是如果沒有節制的話,會喝多少就喝多少,這樣對身體的危害很大,所謂“喝酒傷肝”,長期下去有可能造成肝硬化和脂肪肝。所以這種情況的上班族們就可以喝點葛花茶緩解一下。還有,可以在酒桌上多吃一點維生素C含量的水果,如:橙子和橘子,但還是得避免太多的大魚大肉,容易傷肝。

炮製方法
揀去柄及雜質,篩去土。

性味
甘,涼。
①《滇南本草》:"性微寒,味甘平微苦。"
②《綱目》:"甘,平,無毒。"
③《醫林纂要》:"甘,寒。"

歸經
《得配本草》:"入足陽明經。"

功用主治
解酒醒脾。治傷酒發熱煩渴,不思飲食,嘔逆吐酸,吐血,腸風下血。
①《別錄》:"消酒。"
②《滇南本草》:"治頭暈,憎寒,壯熱,解酒醒脾,酒痢,飲食不思,胸膈飽脹,發呃,嘔吐酸痰,酒毒傷胃,吐血,嘔血,消熱。"
③《綱目》:"治腸風下血。"
④《醫林纂要》:"清肺。"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7.5克~15克;或入丸、散。

其他選方
①治飲酒太過,嘔吐痰逆,心神煩亂,胸膈痞塞,手足戰搖,飲食減少,小便不利:蓮花青皮(去穰)1.5克,木香2.5克,橘皮(去白)、人蔘(去蘆)、豬苓(去黑皮)、白茯苓各7.5克,神曲(炒黃)、澤瀉、幹生薑、白朮各10克,白豆蔻仁、葛花、砂仁各25克。爲極細末,秤和勻,每服15克,白湯調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脾胃論》葛花解酲湯)
②治飲酒積熱,毒傷脾胃,嘔血吐血,發熱煩渴,小便赤少:葛花50克,黃連10克,滑石50克(水飛),粉草25克。爲細末,水合爲丸,每服5克,滾水下。(《滇南本草》葛花清熱丸)

名家論述
1.《本經逢原》:葛花,能解酒毒,葛花解酲湯用之,必兼人蔘。但無酒毒者不可服,服之損人天元,以大開肌肉,而發泄傷津也。
2.《別錄》:消酒。
3.《滇南本草》:治頭暈,憎寒,壯熱,解酒醒脾,酒痢,飲食不思,胸膈飽脹,發呃,嘔吐酸痰,酒毒傷胃,吐血,嘔血,消熱。
4.《綱目》:治腸風下血。
5.《醫林纂要》:清肺。

食療藥方
葛花解酲湯:治酒客病。
【組成】:蓮花青皮三分去穰 木香2.5克 橘皮去白 白茯苓 人蔘 豬苓
以上各7.5克;神曲炒 澤瀉 乾薑 白朮以上各10克 白豆蔻仁 葛花 砂仁
以上各25克
以上爲細末,和勻,每服15克,白湯調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不可恃此過飲,頻服取汗,損人天年。
【注】:酒爲水谷精液所化,體溼性熱,少飲則能調和氣血,流暢陰陽,內助中氣,捍禦外邪,若過飲無度,輕則傷人脾胃,重則損人神氣,所以酒困之人,昏暈煩亂,乾嘔噁心,飲食即吐,百體痠軟,身熱頭疼,嘈雜吞酸,胸膈痞塞,口燥舌幹,手足顫搖,心神恍惚,不思飲食,小便渾濁,大便溏瀉,此皆溼熱傷形與氣也。
【按】:李杲曰:酒病者,往往以大熱大寒下之者,是無形元氣受病,反下有形陰血,乖誤甚矣,大熱則傷陰,大寒則傷胃,元氣消亡,七神無依,折人壽命,不然則虛損之病成矣,故制此方,君葛花,佐以辛香之品,用神曲,佐以快氣之品,用苓澤,佐以甘溫之品,服後取汁,是謂外解肌肉,內清陽明,令上下內外,分消其患,使胃中穢爲芳變,濁爲清化,泰然和矣。
本文鏈接:https://www.ddhhw.com/yanghuazhishi/zhiwu/170342.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朵朵花卉網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