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朵朵花卉網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 L.
手機版

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 L.

來源:朵朵花卉網 閱讀:2.13W 次
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 L.

茨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田裏,葉子像箭頭,開白花。地下有球莖,黃白色或青白色,可以吃。指這種植物的地下莖。澤瀉科(Alismataceae)慈姑屬宿根性水生草本。單子葉植物,無胚乳.又名剪刀草、燕尾草等。以球莖作蔬菜食用。

慈姑的介紹茨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田裏,葉子像箭頭,開白花。地下有球莖,黃白色或青白色,可以吃。
指這種植物的地下莖。
澤瀉科(Alismataceae)慈姑屬宿根性水生草本。單子葉植物,無胚乳.又名剪刀草、燕尾草等。
以球莖作蔬菜食用。
慈姑的形態特徵記載
據《本草綱目》載:“慈姑,一根歲生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諸子,故以名之。”原產中國。植株高約1米。葉戟形,長25~40釐米,寬10~20釐米,爲根出葉,具長柄。短縮莖,秋季從各葉腋間向地下四面斜下方抽生匍匐莖,長40~60釐米,粗1釐米,每株10多枝。
頂端着生膨大的球莖,高3~5釐米,橫徑3~4釐米,呈球形或卵形,具2~3環節。頂芽尖嘴狀。成長植株從葉腋抽生花梗1~2枝。總狀花序,雌雄異花。花萼、花瓣各3枚,雄蕊多數,雌花心皮多數,集成球形。瘦果。染色體數2n=22。

根莖
植株直立,高50-100cm。鬚根系,肉質,具細小分枝,無根毛,鬚根長30-40cm。莖分爲短縮莖、匍匐莖和球莖3種。短縮莖腋芽萌動生長,穿過葉柄基部,向土中伸長,爲匍匐莖,長40-60cm,每株有10餘條匍匐莖。匍匐莖入土約25cm,入土深淺,受氣候影響。氣溫較高,匍匐莖頂端竄出泥面,發葉生根成爲分株;氣溫下降,匍匐莖向深處生長,末端積累養分形成球莖。一般球莖高3-5cm,橫節面直徑3-4cm,由2-3節組成,卵形或近球形,肉白色或淡藍色,頂端具有頂芽。


葉箭形,長25-40cm,寬10-20cm,葉柄長,組織疏鬆,着生在短縮莖上。短縮莖每長一節,抽生一葉,開花植株從葉腋間抽出花梗1-2枝。


總狀花序,雌雄異花。花白色,花萼,花瓣各3枚。雄花雄蕊多數;雌花心皮多數,集成球形。結實後形成多數密集瘦果,扁平,斜倒卵形,有翼。種子位於中部,具繁殖力,用種子繁殖當年只結細小球莖,生產上都用球莖行無性繁殖。
慈姑的生態習性慈姑有很強的適應性,在陸地上各種水面的淺水區均能生長,但要求光照充足,氣候溫和、較背風的環境下生長,要求土壤肥沃,但土層不太深的粘土上生長。風、雨易造成葉莖析斷,球莖生長受阻。慈姑的栽培技術生長髮育和球莖形成
慈姑的生育期一般分爲發芽期、植株生長期及球莖形成期。

發芽期
萌芽始溫14℃,球莖頂芽鱗片張開,抽生1-2片葉,此期利用球莖貯存養分維持生長,需保持3cm左右的淺水層,以提高土溫,促使植株生葉、髮根。

植株生長期
植株抽生正常的箭 形葉至球莖開始膨大,初時每隔7-10天抽生一片新葉,平均氣溫25-28℃時,5天左右長出一片新葉。植株具7片大葉時,地下短縮莖發生匍匐莖。每長一片葉,發生一條匍匐莖。此期內植株生長迅速,要示肥水供應充足,宜適當加深水層(10-15cm),避免植株生長過旺,延遲球莖形成。

球莖形成期
球莖開始膨大至採收,約需30天。此期氣溫下降,光合產物向匍匐莖末端轉運、積累,形成球莖。此期內氣候冷涼,日照較短,陽光充足,水層較淺,葉片不早衰,可促球莖形成。

栽培方法
選具有本品種特徵、匍匐莖短而密集、單株球莖數10-14個的優良植株爲種株。育苗移栽,須選用肥大端正、頂芽粗短而稍彎曲的球莖作“種”。用整個球莖或取其頂芽播種。1月至3月,在15℃以上和適宜的溼度中進行催芽,出芽後栽植或插芽育苗。平均氣溫在15℃以上時可直播。
栽種慈姑宜選低窪地或肥沃稻田,要示平坦和充分耙耘,施足有機肥作基肥。立秋後,球莖開始形成,可追施磷、鉀肥。栽植規格,應考慮品種熟性和定植期。一般以每畝栽4000多株爲宜。慈姑幼苗需除去老根老葉,留幾條新根和3-4片嫩葉,定植後易髮根成活。慈姑對水分要求較高,各生長期水層深淺的調節:一般在定植後淺水(3cm),旺盛生長期水層8-10cm,球莖形成期水層3cm。慈姑葉面積係數以1.5爲宜。發生匍匐莖和球莖形成期間,對葉片生長要促、控結合,除去老葉、黃葉,保留5-8片綠葉,注意通風透光,提高光合作用效能,減少植株養分消耗及病蟲害發生。
老匍匐莖形成的球莖小,大小不均,需摘除,以促進新匍匐莖的發生和形成球莖。中國廣州菜農常在霜降至立冬期間離植株6-9cm處用刀插入土中10-15cm轉割一週,把老根和匍匐莖割斷,俗稱“圈根”;臺灣多用手摘除部分匍匐莖,並排乾田水,控制植株緩慢生長,促使養分轉向匍匐莖供球莖形成。
霜降後採收,分2-3次收完。貯藏方法有田間貯藏、露天貯藏和水控貯藏等,以田間貯藏最簡便,效果好。當球莖成熟後,排乾田水,每隔5行開溝,降低水位,以後經常注意排除積水,讓球莖貯藏於田間。
慈姑的病害防治慈姑主要病害有葉黑粉病(Doassansia horiana),爲真菌病。發生在高溫多溼季節,葉片出現黃色突起皰斑,內有黑點。及時清除病葉、老葉,用代森鋅液噴霧。慈姑的品種分類栽培品種
栽培的慈姑有中國慈姑(nsis)、日本慈姑(e-pleno)和美國慈姑(bilis)3個變種。性喜溫暖,用頂芽繁殖。氣溫15℃時萌芽生根;栽插期和莖葉生長期適溫爲白天25℃,夜間15℃;球莖形成期適溫爲10~20℃。晝夜溫差大,日照良好,有利球莖發育。球莖自膨大至成熟約需25~40天。栽培時切取球莖成熟、肥壯的頂芽,進行扦插育苗。苗3~4片葉時定植大田。株行距40×40釐米,畝栽約4000株。生育期葉面積係數控制在1~1.5之間。新葉、匍匐莖抽生時追施氮肥;球莖膨大前增施磷、鉀肥。摘除老黃葉和維持相應水層有利養分積累。主要害蟲有蚜蟲、稻飛蝨等,病害有黑粉病、葉斑病等。慈姑球莖富含碳水化合物(約25.7%)和蛋白質(5.6%),可煮食或加工製片、制粉等。

主要品種
①侉老烏:球莖圓形,皮色青帶紫,品質粗,成熟較早;
②沙姑:球莖卵圓,皮色黃白,品質優,早熟。
③白慈姑:球莖扁圓,皮白色,品質優,抗逆性強,中晚熟;
④沈蕩慈姑:球莖扁圓,皮色淡黃,品質一般,中晚熟;
⑤蘇州黃:球莖卵圓,皮黃色,品質優,晚熟。
慈姑的分佈區域慈姑原產中國。
慈姑在亞洲、歐洲、非洲的溫帶和熱帶均有分佈。歐洲多用於觀賞。中國、日本、印度和朝鮮用於蔬菜。
慈姑在中國分佈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太湖沿岸及珠江三角洲爲主產區,北方有少量栽培。約20種。
慈姑的食療或藥用價值藥用價值
慈姑性微寒,味苦,具有解毒利尿、防癌抗癌、散熱消結、強心潤肺之功效。可治療腫塊瘡癤、心悸心慌、水腫、肺熱咳嗽、喘促氣憋、排尿不利等病症。而且,慈姑含維生素B1,維生素B2較多,能維持身體的正常功能,增強腸胃的蠕動,增進食慾,保持良好的消化,對於預防和治療便祕最佳。
慈姑富含澱粉、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和鉀、磷、鋅等微量元素,對人體機能有調節促進作用。更主要的是,慈姑還具有益菌消炎的作用。中醫認爲慈姑性味甘平,生津潤肺,補中益氣,所以慈姑不但營養價值豐富,還能夠敗火消炎,輔助治療癆傷咳喘。
忌食:雖然營養豐富,但不宜多食,多食則發腸風痔漏,崩中帶下,使人乾嘔,損牙齒,失顏色,皮肉乾燥等;尤其對孕婦來說更要謹慎食用。
慈姑不能生吃,煮熟如芋,且略帶苦味。
慈姑的物種區別本變種與原變種不同在於:植株高大,粗壯;葉片寬大,肥厚,頂裂片先端鈍圓,卵形至寬卵形;匍匐莖末端膨大呈球莖,球莖卵圓形或球形,可達5-8×4-6釐米;圓錐花序高大,長20-60釐米,有時可達80釐米以上,分枝 (1-) 2 (-3),着生於下部,具1-2輪雌花,主軸雌花3-4輪,位於側枝之上;雄花多輪,生於上部,組成大型圓錐花序,果期常斜臥水中;果期花托扁球形,直徑4-5毫米,高約3毫米。種子褐色,具小凸起。
本文鏈接:https://www.ddhhw.com/yanghuazhishi/zhiwu/168650.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朵朵花卉網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