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朵朵花卉網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椰子Cocos nucifera L.
手機版

椰子Cocos nucifera L.

來源:朵朵花卉網 閱讀:4.85K 次
椰子Cocos nucifera L.

椰子(學名:Cocos nucifera L. )棕櫚科椰子屬植物,植株高大,喬木狀,高15-30米,莖粗壯,有環狀葉痕,基部增粗,常有簇生小根。葉柄粗壯,花序腋生,果卵球狀或近球形,果腔含有胚乳(即“果肉”或種仁),胚和汁液(椰子水),花果期主要在秋季。椰子原產於亞洲東南部、印度尼西亞至太平洋羣島,中國廣東南部諸島及雷州半島、海南、臺灣及雲南南部熱帶地區均有栽培。中國二千多年前《史記》對椰子已有...

椰子的介紹椰子(學名:Cocos nucifera L. )棕櫚科椰子屬植物,植株高大,喬木狀,高15-30米,莖粗壯,有環狀葉痕,基部增粗,常有簇生小根。葉柄粗壯,花序腋生,果卵球狀或近球形,果腔含有胚乳(即“果肉”或種仁),胚和汁液(椰子水),花果期主要在秋季。椰子原產於亞洲東南部、印度尼西亞至太平洋羣島,中國廣東南部諸島及雷州半島、海南、臺灣及雲南南部熱帶地區均有栽培。中國二千多年前《史記》對椰子已有記載。椰子爲重要的熱帶木本油料作物。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全株各部分都有用途。
椰子的形態特徵植株高大,喬木狀,高15-30米,莖粗壯,有環狀葉痕,基部增粗,常有簇生小根。葉羽狀全裂,長3-4米;裂片多數,外向摺疊,革質,線狀披針形,長65-100釐米或更長,寬3-4釐米,頂端漸尖;葉柄粗壯,長達1米以上。花序腋生,長1.5-2米,多分枝;佛焰苞紡錘形,厚木質,最下部的長60-100釐米或更長,老時脫落;雄花萼片3片,鱗片狀,長3-4毫米,花瓣3枚,卵狀長圓形,長1-1.5釐米,雄蕊6枚,花絲長1毫米,花葯長3毫米;雌花基部有小苞片數枚;萼片闊圓形,寬約2.5釐米,花瓣與萼片相似,但較小。
果卵球狀或近球形,頂端微具三棱,長約15-25釐米,外果皮薄,中果皮厚纖維質,內果皮木質堅硬,基部有3孔,其中的1孔與胚相對,萌發時即由此孔穿出,其餘2孔堅實,果腔含有胚乳(即“果肉”或種仁),胚和汁液(椰子水)。花果期主要在秋季。
椰子的生態習性椰子在年平均溫度26-27℃,年溫差小,年降雨量1300-2300毫米且分佈均勻,年光照2000小時以上,海拔50米以下的沿海地區最爲適宜。椰子爲熱帶喜光作物,在高溫、多雨、陽光充足和海風吹拂的條件下生長髮育良好。椰子適宜在低海拔地區生長,適宜椰子生長的土壤是海洋沖積土和河岸沖積土,其次是砂壤土,再次是礫土,粘土最差。椰子的分佈區域椰子原產於亞洲東南部、印度尼西亞至太平洋羣島。主要分佈於亞洲、非洲、拉丁美洲23°S-23°N之間,赤道濱海地區最多。主要產區爲菲律賓、印度、馬來西亞、斯里蘭卡等國。中國廣東南部諸島及雷州半島、海南、臺灣及雲南南部熱帶地區均有栽培,椰子的品種分類椰子分爲高種椰子和矮種椰子,其中高種椰子是世界上最大量種植的商品性椰子。高種椰子植株高15-30米,基部膨大,異株授粉,7-8年開始結果,含油率高,經濟壽命長達70-80年。矮種椰子按果實和葉片顏色分爲紅矮、黃矮和綠矮三類。植株僅高5-15米,自花授粉,3-4年開始結果,果小而多,椰肉薄、軟,含油率低。經濟壽命30-40年。主要作水果、雜交親本和觀賞用。椰子的繁殖方式選種
在生產上通過選擇母樹,採收優良種子來提高椰子的產量及品質。
選母樹:選擇單株產量高,樹冠球形或半球形,具有28-30片葉以上,6-8個果穗的椰子樹爲採種母樹。
選果種:在椰子成熟季節,選擇充分成熟、大小適中、近園形的果實,即“密、重、熟”選種法。“密”即植株較矮,葉片、果數多、分佈均勻,“重”即果的比重大,皮薄肉厚,發芽率高易育成壯苗,“熟”即成熟的果實,搖動有清淅的“響水”聲音。種果採下後,貯存在通氣、廕庇和乾燥的地方,1個月後再進行催芽。


育苗

椰子樹的種子發芽速度不一致,直播育苗容易造成椰園苗木大小不均以及缺株,因此椰子育苗最好採用催芽育苗。催芽育苗比直播育苗省工省地,成苗率高、浪費種子少,易選苗。

催芽:選擇在半廕庇、通風、排水良好的地方催芽,場地要清除雜草樹根,深耕15-20釐米。然後開挖催芽溝,催芽溝的寬度稍大於果種橫徑,挖好催芽溝後,將果種孔(果蒂)向上,或45度斜列於溝底,蓋溼沙至果實的1/2-1/3處,保持沙土溼潤,經60-80天便可發芽。

育苗:苗圃地應選近水源、排水好的沙質土或壤土,深翻25-30釐米,畦寬可種3-4行,行間距離40-45釐米,種植溝深約20釐米,寬度稍大於果種的橫徑。施入腐熟有機肥與土壤混勻,並鋪沙防白蟻。按種間距30-40釐米將催芽處理過的果種斜排溝中,保持幼苗垂直,芽朝同一方向,覆土蓋過果種一半,注意要小心操作,不可用力振動果種,幼苗長出後,應適當加覆蓋物,並澆足水,苗圃地要加強管理,及時除草、鬆土,旱季時要經常澆水,但苗圃地不能積水,雨季時要注意排水,春夏季以氮肥爲主,可施一些稀糞水,秋季時應施一些鉀肥,增強苗木的適應能力,1年後,當苗木生長到約1米時便可出圃栽植。
椰子的栽培技術栽植
一般在雨季栽植,按株行距6米×9米或7米×8米,每公頃種植165-180株。種植穴爲60釐米×70釐米×80釐米,穴內施入有機肥20-40千克,也可在穴內燃燒樹葉,燒焦穴邊,並填沙防螞蟻,起苗時應帶果種,多帶土、少傷根,並做到隨挖隨栽,椰子苗的栽植深度以苗的基部生根部分能全部埋入土中爲宜,做到“深種淺培土”,忌泥土撒入葉腑內,適當深植的椰子樹,長勢比淺植的好,產量比淺植的高,抗風力也比淺植的強。


管理

護苗、補苗:栽後要加強管理,植後初期要適當遮蔭,並要灌水保溼,缺株要及時補植。

耕作、培土和間種:1年耕作2次,即在11-12月結合施肥耕作1次,在8-9月再中耕1次,隨着植株長大,樹幹莖部長出大量的氣生根,進行培土,加固樹體。椰園可間作短期作物,如花生、豆類等,起到活覆蓋和提高園內溼度的作用,利於幼樹生長。
施肥:椰子樹需施全肥,以鉀肥最多,其次爲氮、磷和氯肥,但必須注意平衡施肥。椰樹缺鉀時,莖幹細,葉短小,樹冠中部葉片首先萎蔫,上部葉片向下簇伸,低部葉片乾枯、下垂懸掛於樹幹;缺氮時,幼葉失綠、少光澤,老葉出現不同程度的黃化,結果量減少,椰肉乾產量降低;缺磷會引起根系發展不良和果腐;缺氯會影響椰果大小、椰肉乾產量以及氮的吸收和植株對水分的利用。因此,施肥時要以有機肥爲主,化肥爲輔,並施一些食鹽。每年可在4-5月及11-12月施肥,在距離樹基部1.5-2米處開施肥溝,效果較好。若用撒施法,應全面除草鬆土後再施肥。
椰子的病害防治

椰子瀉血病是椰子產區常見的病害。

病症:莖幹出現裂縫,滲出暗褐色粘液,幹後呈黑色,裂縫組織腐爛。

防治方法:有鑿除病部組織,塗上10%波爾多液或煤焦油。


紅棕象幼蟲鑽柱樹幹,可使椰子樹枯死。

防治方法:防治時在傷口處用柏油或泥漿塗封,嚴重時砍伐燒燬,以免傳播。


椰園蚧成蟲和若蟲在葉背及果面上吸汗。

防止方法:防治時噴亞銨硫磷、馬拉松、二溴磷等農藥,另外可保護天敵進行防治。


椰子犀,主要以二疣犀危害,葉展開後呈扇狀,或波狀缺刻,咬食生長點,使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防治爲每年3月以前清除椰園內外的有機物,堆肥、糞堆等繁殖場所,用牛糞或腐爛的椰樹幹引誘成蟲產卵集中捕殺,還可利用天敵如土蜂、綠僵菌等防治犀幼蟲。

椰子的食療或藥用價值營養
椰汁及椰肉含大量蛋白質、果糖、葡萄糖、蔗糖、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E、維生素C、鉀、鈣、鎂等。椰肉色白如玉,芳香滑脆;椰汁清涼甘甜。椰肉、椰汁是老少皆宜的美味佳果。在每100克椰子中,能量達到了900多千焦,蛋白質4克,脂肪12克,膳食纖維4克,另外還有多種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很豐富。


藥用

椰子性味甘、平,入胃、脾、大腸經;果肉具有補虛強壯,益氣祛風,消疳殺蟲的功效,久食能令人面部潤澤,益人氣力及耐受飢餓,治小兒滌蟲、薑片蟲病;椰水具有滋補、清暑解渴的功效,主治暑熱類渴,津液不足之口渴;椰子殼油治癬,療楊梅瘡。椰子的作用用途經濟
椰子綜合利用產品有360多種,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全株各部分都有用途,椰子可生產不同的產品,被充分利用於不同行業,是熱帶地區獨特的可再生、綠色、環保型資源。
椰肉可榨油、生食、作菜,也可製成椰奶、椰蓉、椰絲、椰子醬罐頭和椰子糖、餅乾,椰子水可作清涼飲料,椰纖維可制毛刷、地毯、纜繩等,椰殼可製成各種工藝品、高級活性炭,樹幹可作建築材料,葉子可蓋屋頂或編織,椰子樹形優美,是熱帶地區綠化美化環境的優良樹種,椰子根可入藥,椰子水除飲用外,因含有生長物質,是組織培養的良好促進劑。
椰子的文化背景文獻記載
西漢司馬相如作《上林賦》時(公元前138年)寫到“……留落胥餘(一作“胥邪”),仁頻並閭……”。“胥餘”系“椰子”,“仁頻”爲“檳榔”,“並閭”指“棕櫚”。《上林賦》是中國最早提及椰子的文獻史料。
據史料記載,諸葛亮出征雲南時,命令將士砍伐椰子樹,稱“不令小邦有些異物,多食動氣也”。果如此,說明諸葛亮對椰子有誤解。但可從一個側面說明雲南在三國時代就有椰子栽培。
晉代嵇含(公元304年)的《南方草木狀》對椰子作了準確描述,蘇東坡謫居海南儋耳(今儋州市),稱椰子水爲“美酒生林不待儀”,並賦詩稱讚用椰子殼雕成的“椰子冠”。海南名人丘浚在《南溟奇甸賦》中稱椰子“一物而十用其宜”。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述:椰子肉“甘,平;無毒”。“食之不飢,令人顏面悅澤”。椰子水“甘,溫;無毒”。椰殼“能治梅毒筋骨痛。”


民間傳說

關於椰子的來歷,在民間有個傳說:相傳林邑王與越王有怨,使刺客乘其醉,取其首,懸於樹,化爲椰子,其核猶有兩眼,故俗謂之越王頭。
本文鏈接:https://www.ddhhw.com/yanghuazhishi/zhiwu/167471.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朵朵花卉網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