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朵朵花卉網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冬蟲夏草的神奇生長過程
手機版

冬蟲夏草的神奇生長過程

來源:朵朵花卉網 閱讀:2.51W 次

冬蟲夏草的神奇生長過程
冬蟲夏草是我國青藏高原獨有的一種極喜低溫、高海拔、寄主專一性強的真菌,特異地寄生在青藏高原的鱗翅目蝙蝠蛾科蝙蝠蛾屬昆蟲的幼蟲身上,歷經3-5年才能夠長成,而且當溫度高於25℃時,冬蟲夏草真菌就不能生長。它是蟲草屬真菌中特殊的一個種類,生長在青藏高原爲中心地域(青藏高原及其相鄰的橫斷山脈餘脈的酷寒雪域)、海拔3500-5000米高寒溼潤的高山灌叢和高山草甸上(集中分佈於海拔4100-5000米的垂直高度內)。

冬蟲夏草,又名夏草冬蟲、冬蟲草。簡稱蟲草,藏語叫“牙札袞布”。在我國豐富的藥材資源中,冬蟲夏草可謂是既名貴又奇異且罕見的一種中藥和藏藥,而且人們把它與人蔘、鹿茸共列爲三大極佳補品。從地面上看它像一棵草,挖出來它的根卻是一條蟲,形如春蠶,有頭有口,頭部兩側各有一個棕紅色點狀突起。全身有 20 — 30 個橫生環節,腹部還有 8 對生足。蟲冬天就臥藏在凍土中,長約 3 至 5 釐米,到夏天從蟲的頭上長出一棵草來。冬蟲夏草實際上不是草,它是一種昆蟲與寄生真菌的結合體。蟲是鱗翅目蟲草蝙蝠蛾幼蟲受寄生真菌感染而死亡的屍體,因幼蟲冬天生活在凍土中,故稱冬蟲。草是寄生蟲子頭上的蟲草真菌子座,形似草。因子座夏天出土,故稱夏草。

冬蟲夏草的神奇生長過程 第2張
冬蟲夏草的神奇生長過程 第3張
蟲草蝙蝠蛾幼蟲在地下凍土中越冬,未被真菌感染的幼蟲經兩至三年六七月羽化成蛾出土,初呈白色,一小時後呈棕紅色,再後又轉變成棕黑色,全身長滿花斑,猶如蝴蝶,在花叢中上下飛舞,不吃不喝,忙於尋求配偶。一般羽化後幾小時雌蛾即開始產卵,交配後產卵更多,雌蛾平均產卵 400 粒— 500 粒,最多的可達 700 粒。產完卵雌蛾立即死亡,雄蛾亦很快死亡,從羽化成蛾出土到死亡一般爲 3 天,也就是說它在地面上陽光下只活 3 天時間,可謂命短。自然界有卵的時期爲 6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卵留在植物花葉上,在適宜的溫溼條件下經一個月左右時間孵化成白線頭似的小蟲。小蟲一蛻掉卵殼就急急忙忙鑽入土壤中,潮溼疏鬆的土壤給它提供了良好的居住條件、頭花蓼、珠芽蓼、川貝母、小大黃、金露梅等植物的根莖給它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它在土壤中悄悄地、自由地生活和成長。它耐旱,耐飢,耐寒,就是嚴冬冰凍 3 尺對它也無可奈何,它僵而不死。僥倖未被真菌感染的幼蟲將來就有機會蛻變成蛾出土,一旦被真菌感染就逐步蛻變成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只產於我國青藏高原,青海產量最大,佔總產量的60-70%,西藏次之,在四川、甘肅、雲南也有少量。是一種極喜低溫、高海拔、寄生專一性很強的真菌,當溫度超過20℃就不能正常生長。成熟的冬蟲夏草真菌在寄生的幼蟲頭上形成子座,子座內大約有5000個可育的、肉眼可辨的子囊殼,內含長柱形的子囊,子囊內含子囊孢子,當子囊殼破裂,子囊孢子散射出並且斷裂成衆多的次生子囊孢子,隨風傳播散落。

冬蟲夏草的神奇生長過程 第4張
冬蟲夏草的神奇生長過程 第5張
成熟的子囊孢子散落地面,隨雨水滲透到土壤中,遇到合適的條件,子囊孢子萌發,一般在6月中下旬蝙蝠蛾高齡幼蟲被侵染,子囊孢子長出枝狀芽管伸入寄主蟲體,繁殖菌絲,被侵染幼蟲行動逐漸遲緩並爬向靠植物根部距地面2-3cm的土層中,頭朝上尾朝下逐漸僵死。真菌吸收寄主體內營養生長,蟲體內佈滿菌絲,隨後蟲體表面的菌絲膜與土壤顆粒黏結成“蟲殼”,完成冬蟲夏草的無性世代。

當年入秋後冬蟲夏草開始有性世代,在當年土壤凍結前從被侵染的寄主蟲體頭部長出短小的子座。在青海玉樹,9月下旬就已經可以挖到被寄生的蟲體,頭部的子座高約1cm且不露出土面,次年5月化凍後,土壤溫溼度適合子囊菌生長,子座以每天3-4mm的速度長出地面,形似小草,子座出土初爲淡綠色,後變爲紫紅色,一般在露出地面部分達20-50mm時不再繼續生長。到6月中旬,子座頭部漸漸肥大,7月下旬子囊孢子長成。8-9月逐漸成熟並從子囊殼散發出來,繼續對寄主幼蟲進行寄生。

本文鏈接:https://www.ddhhw.com/yanghuazhishi/zhiwu/161038.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朵朵花卉網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