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朵朵花卉網 > 養花知識 > 植物知識 > 水蘭Caldesia reniflrmis
手機版

水蘭Caldesia reniflrmis

來源:朵朵花卉網 閱讀:2.76W 次
水蘭Caldesia reniflrmis

水蘭又稱水禾、寬葉澤苔草、澤瀉科澤,禾木科苔草屬多年生沉水性植物,是極為稀有的禾本科水生植物。生長於水田、溝渠、溪畔及沼澤地等。分為大水蘭和小水蘭兩個品種,分佈於我國廣東、海南、江西和福建等省。水蘭的葉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主要用於水景綠化及盆栽供觀賞。水蘭是一種多年生挺水或浮水草本植物。是極為稀有的禾本科水生植物。而且水蘭的葉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主要用於水景綠化及盆栽供觀賞。具有很好的開發前景...

水蘭的介紹水蘭又稱水禾、寬葉澤苔草、澤瀉科澤,禾木科苔草屬多年生沉水性植物,是極為稀有的禾本科水生植物。生長於水田、溝渠、溪畔及沼澤地等。分為大水蘭和小水蘭兩個品種,分佈於我國廣東、海南、江西和福建等省。水蘭的葉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主要用於水景綠化及盆栽供觀賞。
水蘭是一種多年生挺水或浮水草本植物。是極為稀有的禾本科水生植物。而且水蘭的葉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主要用於水景綠化及盆栽供觀賞。具有很好的開發前景。
水蘭的形態特徵水蘭是生長在半水生環境中的,單子葉植物,具有一豆大的短莖,並由此長出蓮座生線型的翠綠色葉,葉多肉,葉緣在放大鏡下觀察有鋸齒,沒有葉柄,葉型狹長,約40~150㎝,通常水越深,葉較長,末端呈圓鈍形。

雌雄異株,雌花由雌株短莖長出,具一細長花柄,花柄常呈彎曲狀或螺旋狀,花單生、白色。雄花由雌株短莖形成花囊,沒有花梗,會因膨賬而開裂,此時成熟的雄花便由底成床浮至水面,並與漂浮在水面的雌花完成授粉作用。有數種變種,其間差異極小,而且它們的生態習性相似。

平常以走莖生殖,在水族缸中栽培非常容易,在養分充裕的水體中,生長極為快速。具有廣泛的水質適應能力,在低光量及低肥料之水體中也能生長。根狀莖直立,葉基生,葉片長橢圓形。花序分枝輪生,花白色。花期為七月上旬至九月下旬,八月為其高峰期。

水禾是禾本科水禾屬的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細弱,節上生長有不定羽狀鬚根。稈露出水面10~20 cm。葉鞘光滑無毛,腫脹、扁形,生於節間;葉舌甚短,薄膜質;葉片卵狀披針形,葉表面生長著等式(3~6對)的紫色斑塊或斑點(偶爾在陰暗地方生長的植株,在短期內無紫色斑塊),葉長3~12 cm,寬8~30 mm,先端鈍,下面平滑,上面呈乳頭狀粗糙。圓錐花序長4~10 cm;小穗披針形,長5~10 mm,兩側壓扁;含兩性小花1朵,有1~16 mm的柄狀基盤;穎缺;外稃具5脈,脈上被纖毛,脈間貼生短毛,先端有5~20 mm的直芒;內稃與外稃等長,3脈,主脈上具纖毛;雄蕊6,花葯長約3 mm,黃色。
水蘭的生態習性水蘭生長於水田、溝渠、溪畔及沼澤地,會開白色花朵,長在細小而浮動的莖上。在多種水質或一般光照下都能生長旺盛。水蘭的栽培技術葉面需光度:約1200Lux
水溫:18~28℃
水質要求:強軟水~中硬水

水蘭是生長在半水生環境中的,全部泡水裡容易死。
中國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擁有世界上近1/8的維管植物物種。通過野外調查和實驗,對瀕危植物寬葉澤苔草在中國大陸目前僅存的三個自然居群的傅粉生態學和繁育系統進行了研究,並進行了生存力分析。寬葉澤苔草的花期為七月上旬至九月下旬,八月為其高峰期。
單花的開放始於上午10點鐘,持續約四小時15分鐘。該種自交親和,但自花授粉的結實率與自由傅粉相似,低於同株和異株異花授粉的結實率,在同一地點進行的開放式傅粉控制試驗顯示花粉活力和結實率均較高,分別為65.44%和71.78%。寬葉澤苔草主要通過發生在花序上的珠芽進行繁殖。
花期最頻繁的訪花者為蠅頰,但有效傅粉的主體則為蜂類。生存力分析顯示寬葉澤苔草死亡率的高峰出現在五月中旬,這與此時的環境還有關,在此之倖存的幼苗開始定居。
對該物種的威脅主要來自於災難性事件,尤其是人類活動的干擾(如農業生崖、植物愛好者的採集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應該建立有效的監管網路以及就地和遷地保護是保護寬葉澤苔草和其他瀕危水生植物的有效途徑。
它的葉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根據調查、收集的結果看,水禾的自然資源越來越少,我們於1993年在海南萬寧採集,並引種到武漢植物園水生植物專類園中栽培馴化與儲存。在此之前,該植物未有人栽培。隨著基礎設施的建設(高速公路、水庫、防洪道修建和房地產開發等),以及對水體的過度開發(養魚、養鴨、水體遊樂等),造成了對水禾及水生植被的破壞,使水禾這一珍稀植物的生長髮育受到不良影響。針對這種狀況,我們開展了無性繁殖栽培試驗,以提高它的繁殖係數,使其早日迴歸自然,達到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目的。
材料與方法
我們採用的試驗材料水禾是1993年在海南萬寧滾龍沼澤調查時採到的。將採集的活株,用桶裝水儲存,並引種到武漢植物園水生植物專類園中栽培觀察。
1994~1996年在武漢植物園水生植物專類園中進行扦插繁殖試驗。試驗的土壤為園內青泥水稻土和塘泥,pH值6.5~7.0,肥力中等。扦插後進行常規的田間管理,清除雜草。
試驗分田間觀測和室外(試驗室前走廊中,光照2300~4000 lx)無性繁殖試驗兩部分。
試驗結果
1)水禾的植物學特徵
水禾是禾本科水禾屬的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細弱,節上生長有不定羽狀鬚根。稈露出水面10~20 cm。葉鞘光滑無毛,腫脹、扁形,生於節間;葉舌甚短,薄膜質;葉片卵狀披針形,葉表面生長著等式(3~6對)的紫色斑塊或斑點(偶爾在陰暗地方生長的植株,在短期內無紫色斑塊),葉長3~12 cm,寬8~30 mm,先端鈍,下面平滑,上面呈乳頭狀粗糙。圓錐花序長4~10 cm;小穗披針形,長5~10 mm,兩側壓扁;含兩性小花1朵,有1~16 mm的柄狀基盤;穎缺;外稃具5脈,脈上被纖毛,脈間貼生短毛,先端有5~20 mm的直芒;內稃與外稃等長,3脈,主脈上具纖毛;雄蕊6,花葯長約3 mm,黃色。
2)水禾的生長習性及發育過程
採用無性繁殖或有性繁殖的途徑與方法培育出的幼苗,隨著葉片的增大而進行光合作用,逐漸積累養分而長大形成植株;當年不開花結實,而是把養分貯存在水下的根與莖內,待第2年4月返青,並經過長時間(4~9月)的營養生長於9月下旬(在武漢)開始抽穗開花;直到11月下旬花果期結束(在廣東、海南花果期7~11月),約60余天。
開花之後,種子成熟,該植株的水上部分死亡,整個植株生長期為4~11月,約240天。還有一些小植株(指沒有開花的植株)和水下部分根莖待來年生長髮育後又能開花結實,隨後植株死亡。從這一觀察結果看,水禾系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在栽培馴化的情況下,水、肥充足,氣候條件適宜,收穫種子的發芽率和幼苗的生長髮育正常。實驗中我們觀察到水禾在武漢結種子很少,其原因有待於進一步研究。因此,目前該水生植物主要是以無性繁殖為主。
經過3年的反覆試驗表明,水禾以7~8月扦插為好,其成活率較高;適宜扦插的溫度為25~30℃,月降雨量 120~180 mm,空氣相對溼度78%~83%。扦插的水位應保持3~5 cm,如果水位過深或過淺都會直接影響扦插的成活率。扦插後要經常清除雜草,並加強病蟲害的防治。
水蘭的繁殖方式水蘭主要通過發生在花序上的珠芽進行繁殖。水蘭的分佈區域水蘭分佈於中國廣東、海南、江西和福建等省,成片地生長在池沼、湖塘中。水蘭的園林用途

觀賞價值

水蘭的葉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主要用於水景綠化及盆栽供觀賞。

水蘭的作用用途水禾為單種屬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雖分佈區域較廣,但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的環境區域卻越來越窄。開展人為的栽培馴化不僅能夠滿足人們對水禾的觀賞要求,減少對野生資源的破壞,使水禾迴歸自然,而且它在水體增添美的色彩上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有利於生物多樣性的持續發展。
水禾無性繁殖栽培馴化的成功,為水禾的保護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但在有性繁殖及開花結實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水禾在我國南方作為水生觀葉植物,有著潛在的開發前景。
水蘭的文化背景歷史研究
採用RAPD分子標記對寬葉澤苔草(Caldesiagrandis)湖南浪畔湖居群30個家系共180個子代樣品進行了居群內家系間以及家系內的遺傳多樣性分析。從100個隨機引物中篩選出12個有效引物,共產生112條帶,其中79條表現出多型性,佔總條帶數的70.5%。
寬葉澤苔草各個家系多型位點百分率(PPB)在7.1%~40.2%之間。各個家系基因多樣性範圍在0.02~0.14之間(家系水平的基因多樣性為0.10),Shannon指數的範圍在0.04~0.21之間(家系水平的Shannon指數為0.18)。對寬葉澤苔草30個家系的AMOVA分析結果顯示,家系間的基因分化係數Gst=0.231,即總的變異中有23.1%的變異存在於家系間,家系內的遺傳變異佔總遺傳變異的76.9%,家系間和家系內變異均極顯著(P<0.001)。
採用UPGMA法對寬葉澤苔草30個家系180個子代進行聚類的結果表明:同一家系的子代個體並不能完全聚在一起。基於家系間的遺傳分化係數Gst對寬葉澤苔草30個家系間的基因流進行估測,結果顯示:Nm=0.83,表明寬葉澤苔草各個家系之間有較高的基因流。
寬葉澤苔草的花器官發生
通過掃描電鏡觀察了寬葉澤苔草Caldesiagrandis?Samuel.的花器官發生。寬葉澤苔草的萼片3枚,逆時針螺旋向心發生;花瓣3枚,呈一輪近同時發生,未觀察到花瓣_雄蕊複合原基;雄蕊、心皮原基皆輪狀向心發生,最先近同時發生的6枚原基全部發育成雄蕊,隨後發生的6枚原基早期並無差別,在發育過程中逐漸出現形態差異,直至其中1~4枚發育成心皮,其餘的發育成雄蕊;而後的幾輪心皮原基,6枚一輪,陸續向心相間發生。本文揭示了3枚萼片螺旋狀的發生方式,並推測這種螺旋方式是澤瀉科植物進化過程中保留下來。
本文連結:https://www.ddhhw.com/zh-tw/yanghuazhishi/zhiwu/169778.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朵朵花卉網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絡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絡我們,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