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朵朵花卉網 > 溫馨花語 > 農林牧漁 > 鯽魚 鯽魚百科
手機版

鯽魚 鯽魚百科

來源:朵朵花卉網 閱讀:2.73W 次

鯽魚(鯉科鯽屬下的動物統稱)一般指鯽(鯉科鯽屬魚類),鯽,是鯉科鯽屬的小型魚類。鯽體呈側扁形,高且厚,腹部圓,頭短小,吻圓鈍,無須,眼小,位於頭側上方;鰓耙長,鰓絲細長,鱗片大,背鰭較長,外緣平直,尾鰭呈叉形,體背灰黑色,腹部銀白色,各鰭灰色,在不同生長水域,體色深淺有差異。

鯽廣泛分佈於歐亞地區,在中國分佈於除青藏高原以外所有的江河湖泊等水體中。鯽是典型的底層魚類,環境適應性強,對水體的溫度、酸鹼度、鹽度等有較強的耐受力。鯽是雜食性魚類,天然條件下,一般以浮游動物、浮游植物、底棲動植物及有機碎屑等爲食物,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通常以配合飼料爲主,同時還兼食水體中的天然餌料。鯽一般1冬齡即性成熟;繁殖季節爲3—7月,卵黏性,附着於水草及其他物體上。

鯽魚 鯽魚百科

棲息環境

鯽幾乎遍於江河、湖泊、水庫、池塘、山塘、外蕩、溝渠、沼澤和水草叢生的大、小水體中。鯽是典型的底層魚類之一,適應能力非常強,在pH值爲4或pH值爲9的水質中均能存活,甚至在含有礦物質的泉水、污水及工礦廢水中也能生活,對水體的溫度、酸鹼度、鹽度等有較強的耐受力。此外,它能耐嚴寒(如-10℃至-15℃),在酷暑氣候及低氧環境也有較強的忍耐能力。

鯽一般1冬齡即性成熟;繁殖季節爲3—7月,卵黏性,附着於水草及其他物體上。

生活習性

低氧適應

鯽對低氧的適應能力很強,溶氧量在2毫克/升以上便能正常生長,低至1毫克/升呼吸受到抑制,窒息致死的氧閾值爲0.1毫克/升。

攝食習性

鯽是雜食性魚類,食物組成雖然因地區、季節而稍有變化,天然條件下,一般以浮游動物、浮游植物、底棲動植物及有機碎屑等爲食物,也吃搖蚊幼蟲、小蝦、小型軟體動物、藻類、植物碎屑、水生高等植物的幼芽或嫩葉和淤泥中的腐殖質等;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通常以配合飼料爲主(黃豆餅、萊籽餅、花生餅、棉籽餅、麩皮、玉米粉、米糠、豆渣、糟粕等)和各種家畜、家禽的糞便等,同時還兼食水體中的天然餌料。

生長特點

鯽雖然生活力較強、雜食性和肉質細嫩而鮮美,但由於它過早地性成熟(雌魚一般在6-8釐米、體重8-10克,約有82%的個體達性成熟;雄魚一般在5-6釐米、體重6-8克開始性成熟,當8釐米以上時則約有99%的個體達性成熟),消耗了大量的營養物質供作性腺發育,嚴重地影響了它的生長。天然條件下的中國湖北梁子湖雌性鯽,1齡魚平均體重45克,2齡魚爲96克,3齡魚爲185克,4齡爲327克,5齡魚約達582克,6齡魚體重681克,7齡魚體重803克。在中國長江流域人工飼養的當年鯽生長僅及100克左右,2齡鯽也只有200-800克左右。由於鯽生長緩慢,因而長期以來沒有真正地把它作爲人工養殖的對象。中國國內記錄鯽生長最大的個體重爲1.25千克,可是鯽被澳大利亞引進後,最大的個體重超過5千克。

分佈範圍

鯽分佈於中國除青海、西藏外的各大流域、湖泊。在亞洲、北美洲、歐洲、非洲等多個國家有引種。

原產地:中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

引種國家和地區:阿富汗、阿爾巴尼亞、澳大利亞、奧地利、白俄羅斯、比利時、多民族玻利維亞國、巴西、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克羅地亞、塞浦路斯、捷克、日本、立陶宛、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毛里求斯、墨西哥、摩爾多瓦、緬甸、納米比亞、荷蘭、新喀里多尼亞、新西蘭、挪威、巴基斯坦、祕魯、菲律賓、波蘭、葡萄牙、波多黎各、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留尼汪、薩摩亞、沙特阿拉伯、塞爾維亞、塞舌爾、新加坡、斯洛伐克、南非、西班牙、瑞典、瑞士、泰國、土耳其、烏克蘭、英國、美利堅合衆國、烏拉圭、烏茲別克斯坦、越南、津巴布韋、中國澳門地區。

繁殖方式

繁殖期

性成熟年齡:在天然條件下,1足齡的鯽可達性成熟。人工較好的飼養條件下,約4-8個月的鯽便可達第一次性成熟,甚至還可以自然產卵。

雌雄比例:據中國湖北梁子湖的調查,雌、雄比例爲4:1。雄魚在繁殖季節,幾乎體表均有珠星副性徵。

繁殖週期:鯽在天然條件下的繁殖季節可從2月開始,一直延續至8月,是典型的分批產卵魚類之一。

產卵特性:當水溫達18℃左右即開始產卵,一般產卵盛期的水溫爲20-26℃左右。產出的粘性卵爲淡米黃色或淡青灰色,吸水後的受精卵直徑約1.2-1.5毫米,粘附在各種水草及其它物體上孵化。當水溫25℃時,受精卵約需50-60小時孵出仔魚。初孵仔魚全長約5.5-5.7毫米。

養殖技術

池塘選擇

通常來講,養殖鯽的池塘面積以5-10畝最佳,池水深度需要控制在1.5-2.5米之間,並且要具備良好的水源與水質。池形要保持整齊,注水與排水要方便,且堤壩較寬、較高,池底要平整,不能滲水,也不能在雨季被洪水淹沒,同時還要方便後期捕撈。在池塘選擇過程中,難以保障達到上述標準時可以適當進行改造。

魚種放養

魚種放養之前需要對整個池塘進行一次藥物清池,目的是將池塘中的有害物質與病原體最大限度清除。魚種放養按照80(鯽):20(花鰱)的比例進行放養,如果以鯽體重40-60克爲標準,其放養密度要控制在1500-1800尾/畝;如果以鯽體長3-4釐米爲標準,那麼放養密度以1000-1200尾/畝最佳。在放養花鰱的過程中,則以魚體體重20-60克爲標準,放養密度則應該是150-170尾/畝最佳。在實施魚種放養之前,需要採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魚體消毒,比如可以用1-3%(濃度)的食鹽水對魚體浸泡5-20分鐘,具體時間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從而達到嚴格消毒的目的。

魚種馴化

根據其特性進行魚種馴化,可以將飼料成本降低。魚種馴化應從魚種培育階段實施,此時鯽被馴化的程度更高。馴化之後的成魚會上浮搶食,這樣便於水產養殖戶後期管理。馴化時,適當添加一些誘食劑,可以有效縮減魚種馴化的時間。在已經確定鯽放養密度的情況下,爲了能夠加快魚種馴化,可以採取降低池塘水位的方法將放養密度合理增大,羣體密度增大之後便於生長與馴化。

投喂方法

日常投喂量:關於鯽日常投喂量的計算方式有很多,在這裏提供一個參考依據:①日常投喂量應該控制鯽攝食量的70-80%;②不同發育階段的鯽需要制定不同的日常投喂量。以幼魚爲例,應該按照鯽體重的10%左右進行投喂;以成魚爲例,則按照體重的2-3%進行投喂;③以水質溶解氧含量爲標準,也可以確定日常投喂量。比如,池塘水質溶解氧含量爲3-4毫克/升時,日常投喂量應該比溶氧含量5毫克/升以上時降低15%;如果水質溶解氧含量爲2-3毫克/升時,日常投喂量則應該比溶解氧含量爲5毫克/升以上時降低40%;如果水質溶解氧含量已經低於2毫克/升時,需要停止投喂工作。

投喂次數:基於鯽的特性,在幼魚時期每一天的投喂次數控制在3-5次最佳,而成魚時期則須適當減少,大約2-3次最佳,具體次數可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投喂方式:鯽投喂方式主要包括自動定時投喂、自動投餌機投喂以及人工投喂等方式。鯽在搶食過程中的積極性較差,因此,需要有耐心的進行投喂,一次投喂的時間大約爲15-30分鐘。在固定的飼料臺上進行飼料投喂,或者選擇池塘底部較硬的區域作爲固定的投食點,以免出現飼料浪費的情況。整體來講,鯽投喂方式應該按照“定點、定時、定量、定質”的原則開展日常投喂。

日常管理

池塘巡視:在日常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做到每天2-3次的池塘巡視,主要觀察池塘水質的變化情況以及鯽的攝食情況,並詳細記錄,爲鯽日常投喂量的調整以及鯽養殖技術的改造提供有利的依據。同時,必須觀察有沒有“浮頭”的情況,最大限度防止出現“泛塘”的現象。

經常注水:對於有條件的池塘來講,需要做到經常注入新水,這樣可以保持水質乾淨,一般來講,每一次的換水量應該爲池塘總水量的1/4或者1/3。同時,根據鯽生長情況以及季節變化而對池塘水位進行不斷的調整。例如,鯽攝食旺季以及高溫期情況下,水要夠深,爲鯽活動提供一定的空間。另外,通過注水還可以增強池糖水氧含量溶解能力,改善水質,帶入更多的營養物質,有利於浮游生物的繁殖,促進鯽的生長。

做好監測:池水相關理化指標需要通過水質快速檢測盒或者水質測定儀器進行監測,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同時,還需要在池塘配置增氧機,以免發生魚類浮頭現象,而且可以有效防治魚病,達到高產穩產的效果。

病害防治

池塘養殖鯽病害發生有一定的特點,高溫之前容易發生大紅鰓,高溫時容易發生暴發性出血病、鰓出血和孢子蟲病。在鯽養殖過程中,不要爲了追求片面高利潤,而不切實際隨意提高主養鯽搭配比例,也不要爲了一時的生長速度而隨意加大餌料投喂量,否則一旦鯽發生病害尤其是大紅鰓、鰓出血等疾病,防控和治癒的難度很大,將會出現得不償失的局面。

大紅鰓

此病在梅雨季節之前和梅雨季節中發病較多,但當水溫超過26℃後,此病一般很少出現。防控措施:①是如果池塘發病不嚴重,可適當減少投喂量,將投喂率控制在正常量的7成左右,但每天投喂的餐數不要變,並在飼料中拌入乳酸菌、免疫多糖進行內服,連用5天,外用增氧型底改物質1-2次。②是池塘如果發病比較嚴重,可在飼料中添加複方新諾明,同時使用增氧型底改物質,連用5天,然後再採取上述治療措施,也可以在使用複方新諾明後再在飼料中加入板藍根投喂3天左右。三是如果池塘因爲大規模使用過殺蟲劑或消毒劑後出現大紅鰓,可先用硫代硫酸鈉對池塘進行解毒,然後根據池塘發病情況採取上述治療措施。特別提醒的是:當發生大紅鰓後,不能用恩諾沙星和聚維酮碘製劑進行治療,因爲根據我們這幾年的觀察發現,發生此病後使用過上述兩種藥物治療的塘口,死亡量都會不斷上升。

暴發性出血病

可使用恩諾沙星加三黃粉拌餌投喂,連用5天,隔3天后再使用3天加以鞏固,外用苯扎溴銨、新硫磷等消毒藥物消毒水體1-2次,之後使用微生態製劑穩定水質。

鰓出血

此病目前沒有較好的治療防控辦法,重點在預防。首先嚴把魚種關,魚種放養前檢測是否攜帶病毒,擇優選取;在4月份上旬和8月份下旬兩個時間節點,連續投喂免疫增強劑,增強魚體抵抗力;減少使用刺激性消毒劑,降低換水和拉網頻率以減少刺激。一旦發病後建議“五停三改”即:停止殺蟲、停止消毒、停止使用抗生素、停止投餌、停止進排水、改善水質、改善溶氧。若還無明顯好轉,則選擇賣魚以減少損失。

孢子蟲病

首先保持較好的水體環境,使魚類能正常進食,然後使用鹽酸氯苯胍加唑旋咪唑進行內服,如果塘中有草魚,則把鹽酸氯苯胍改爲地克珠利內服,在內服殺蟲劑的同時可適當添加抗生素(如磺胺類藥物)。水體中可以使用少量殺蟲劑(敵百蟲)消除水體中的遊離孢子,但切記不要破壞水質造成水質惡化。

指環蟲

可用阿維菌素及甲苯咪唑等治療。藥物使用方法和用量按照說明書即可。三代蟲也可用此法防治。

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鯽是中國重要淡水經濟養殖魚類之一。20世紀80年代以來,異育銀鯽、方正銀鯽、彭澤鯽等銀鯽優良品種在中國普遍推廣養殖後,鯽在中國的養殖規模和養殖潛力越來越大。2005年以來,中國鯽魚的年總產量一直維持在200萬噸以上,2020年達274.9萬噸,呈現逐年穩步增長的趨勢。異育銀鯽“中科3號”、異育銀鯽“中科5號”、長豐鯽、湘雲鯽、雜交黃金鯽等品種的成功選育,對於鯽養殖品種更新和鯽魚產業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食用

鯽爲中國重要食用魚類之一。肉質細嫩,肉味甜美,營養價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8克,脂肪4.4克,鈣84毫克,磷200毫克,鐵3.2毫克,維生素B10.01毫克,維生素B20.03毫克,尼克酸1.9毫克。在秋、冬季節,鯽肉肥籽多,味尤鮮美。

藥用

中醫認爲,其性味甘、溫,能利水消腫、益氣健脾,解毒,下乳。具有和中補虛、除溼利水、溫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臨牀實踐證明,鯽肉能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並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本草經疏》對鯽有極高評價:鯽調味充腸,與病無礙,諸魚中惟此可常食。常吃鯽不僅能健身,還能減少肥胖,有助於降血壓和降血脂,使人延年益壽。產婦食用鯽,不僅可以增加營養,還能有效催乳。

本文鏈接:https://www.ddhhw.com/huayu/nonglinmuyu/354754.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朵朵花卉網 All right reserved.

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內容由網友提供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